• Hello Study楓禾留遊學

大學老師想要怎樣的學生?

2016-03-28

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兼教務長劉孟奇

拿到學測成績單之後,學生與家長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如何選校選系,以及如何在第二階段的書審或面試中好好表現自己,以獲得大學老師的青睞。

這兩件事情其實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大學老師在審查時很想知道的是:「你為什麼要讀這個領域?為什麼要選擇我們學校?為什麼要申請我們系?」

與此有關的問題則是:「你對於這個領域與我們系了解多少?你做了甚麼準備?你如何證明你的性向與能力適合在這個領域發展?你到我們系有沒有真的想學到些甚麼?」

大學老師會問這些問題,有很切身的理由。進了大學,學生將分流走向高度專業化,與高中的大略分組有很大不同。

對大學老師而言,「好教」的學生需要一定的學科能力,同樣重要的,學生對於學系的專業特色要有濃厚興趣與學習動機。

上了大學以後,升學考試的壓力大減,專業科目的難度大增。若是學生的志趣不合,缺乏動力,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會在課堂上感到相當「痛苦」。

有一定教學經驗的大學老師在挑選未來的學生時,自然會想盡量避免雙方日後的「痛苦」,選出「有興趣、想學習」,「積極、好教」的學生。

對於學生而言,申請時首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性向與專長能力,並且也要確認自己將要選擇的專業領域,是否適合自己發展。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好好蒐集資訊,知道自己選擇的學系與學校的特色是甚麼。

最能夠打動大學老師的,莫過於一個申請的學生能夠清楚說明:「我為什麼適合讀這個領域」、「我的能力為什麼足以在這個領域發展」、「我知道這個系的特色,也知道老師們的專長是甚麼」、「我想要從這個系的課程及老師學到甚麼」、「我為什麼選擇這個學校」、「我想要如何經由這個系,走上我未來的理想道路」。

要提醒學生與家長的是,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需要學生對自己誠實,並且請盡量從學生真實的個人特質、獨特經驗與具體成就出發。

有經驗的老師們已經看過太多制式化的罐頭答案,所以重複人云亦云的說法只會讓審查老師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積極態度,甚至對於其能力的評估都會有所保留。

相對的,有清晰的邏輯思考條理,能明確表達自己的主張,並能透過生命故事與明確成就有效呈現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同時對於所申請的領域與學系做過充分功課,這些都能讓審查老師印象深刻。

另外還要提醒的是,跟坊間一些傳言的誤解相當不同,大學老師在審查時,主要不是要找出「多才多藝」的學生,也不是要選拔模範生,而是要找出「適合讀這個系,有主動學習精神,有上進心」的學生。

學生在準備審查資料時,不妨試著從大學老師的角度想一想,你的資料是否只是著重在證明你是個好人,有好父母、好家庭,是個好學生;還是你能切中要害,清楚並有說服力的告訴審查老師:「我知道這個系、這個領域、這個學校想要怎樣的學生,而我就是您們想要的學生!」

 

取自http://nwm7773.fro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