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少子化 何不學武訓

2018-05-23

2018-05-23 00:33聯合報 諸葛俊/玄奘大學大傳系主任(高雄市)

 

少子化不僅衝擊學校生存,教育資源與方法也面臨改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少子化不僅衝擊學校生存,教育資源與方法也面臨改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常常會思考,大學是企業嗎?大學的社會責任是什麼?如果大學不是企業,為什麼私立大學學費收入盈虧,卻是學校持續經營的最重要指標?招生不好,學生人數變少,反而會被教育部列為退場輔導的黑名單,那大學的社會責任不就化為烏有嗎?

 

每到大學個人申請放榜時,大學的經營問題都會被拿來檢視一番。面對媒體報導,招生淒慘學校一定搬出「少子化」理由,掩蓋許多大學經營問題,從放榜、報到,到註冊,都是學生選擇學校的關鍵時間。市場在具有學生身分的買方手上,學校也搬出五花八門的獎學金、境外學習或企業實習活動吸引,無論對學生是否有實質助益,就是擺出一付「來一個留一個,來兩個搶一雙」態勢。如此,學生又像是商品,在資本市場中彼此「掂斤兩」的交換需求。

 

小學國語課本有一課「武訓興學」故事,這個典故來自於《清史稿》。武訓不識字,一輩子行乞,但有感於教育的重要性,存蓄乞討所得開辦義學。武訓一生開辦三個義學,嘉惠數以千計窮苦的莘莘學子。

時代不同了,但教育宗旨、精神應該相距不遠吧!教育應回歸初衷,許多私立大學固然招生人數逐年變少,導致財務虧損,但私立大學的興學,不就是要「莫忘初衷」的辦教育嗎?如果以少子化導致財務短缺,或是縮小教學資源投入,「度小月」的盈虧心態,不就是商業思維嗎?

其實「少子化」、「招生不佳」、「大學退場」這三階段論證,根本不應該存在大學教育思維,如果經營大學以市場機制去衡量,那又如何談到大學的社會責任,更何況現在很多企業都已經在落實社會企業作法,反而大學卻拿著「少子化」當辦學不力藉口,一手向教育部拿補助,一手緊縮校務開銷,降低成本的想法,都忘了私人興學的初衷。

教育部該檢討,誰叫訂出個「三千學生以下」的退場門檻;大學更應該檢討,私立大學興學的遠大理想怎麼都忘到九霄雲外。在少子化「搶」學生的環境,國立大學收費確實是吸引學生的招生策略,但如果看成是私立大學扶持弱勢家庭的社會責任,豈不也算是回歸教育莘莘學子的初衷。

 

※本新聞轉自於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11321/3156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