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課綱採用開放式問句 凸顯議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2018-08-13

教育部課審大會今審社會領域的高中公民課綱,其中很多不是肯定的陳述、而是大量使用開放式問句,要老師引導學生去探究及思考各種議題。對此,課審委員表示肯定與支持,但也請研修小組會同歷史、地理等科目通盤考量,進行調整後,再送大會審議。

 

 

12年國教社會領域公民課綱用了非常多問號,譬如「我是誰?我的、我們大家的(多元)公民身分的問題」、「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是如何制度化、組織化的?」、「我們的社會、國家、市場、法律如何運作與改變?公民為何及如何參與?」。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高中公民課綱部分內容採問句形式,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及思辨,課審委員肯定這種先進作法,但也認為問句的使用要適量、適所,而且地理、公民及國小、國中、高中等不同學習階段的社會科學習均要納入通盤考量。

 

台北市內湖高中老師姜淑慎表示,公民課綱是否以問號陳述不是重點,而是老師教學時有沒有認知或能力去引導學生去思考或接受不同的答案。如果課綱敘述用問號,但老師還是用傳統方式上課,就沒辦法達成目標。

 

姜淑慎指出,公民教科書會提到《刑法》的基本原則及要保障被告及被害人權利,但《刑法》是解決問題核心或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手段嗎?譬如法官對重大犯人用盡所有教化手段都還無用時,可能就會引用《刑法》判處死刑,但死刑存廢在台灣爭議很大,老師在課堂上可引導學生去思考此一議題。

 

姜淑慎說,未來的公民教學非常重視探究活動,台北市等都會地區,2、3年前就透過研習提升老師這方面的能力;但偏鄉縣市因為資源不足,那裡的老師比較缺乏進修管道,這呈現出城鄉差距,政府有必要去解決。

(中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