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談鬆綁 政府須破框

2019-05-27

 

台灣高中畢業生近年出國人數逐年攀升,台灣高教如何因應?專家學者認為,台灣十幾年來只討論「如何升學公平」,但高教鬆綁必須先定義何謂高教,必須「破框」而不是期待政府「鬆綁」,「因為政府也被綁住了。」

長風基金會與燃點公民平台「突破論壇」今年舉行高教鬆綁、醫療鬆綁及金融鬆綁3場座談會,首場「高教鬆綁」昨日登場,由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親自主持,分別邀請台大與香港城市大學會計系雙學位學子鄧宜欣、Tutor ABC董事長楊正大、建國中學前校長陳偉泓及前教育部部長吳思華與會。

江宜樺表示,他曾在機場偶遇要去「北大、北京清華探探環境」的高二學生父母,發現高中畢業生出國留學不但普遍,而且似乎都未經深思熟慮,令他憂心。這也是本次座談會的起心動念。

鄧宜欣分享當初「需要海外刺激」而去香港,也實際體會台港高教差異。港校學分少,她一下子從每周30小時上課驟減為18小時,有很多時間思考未來,也努力把2年的課1年半上完,空下1學期去實習;她認為最大收穫是國際視野、時間管理及溝通表達。今夏畢業後她打算在香港就業,也表示未來一定會回台回饋。

楊正大認為,教育裡最稀缺的是「孩子的時間」,最困難的是「規模化的因材施教」,最被浪費的是「老師的才華」。網路和AI可以釋放出這些稀缺資源,讓每個老師都可以教每個學生,達到「教育的共享經濟」。

吳思華以「想像、實作、試點、擴散」描繪未來高教藍圖,台灣最缺的不是認真辦學的人,而是「教育創業家」。

現場有學子質疑漲學費只是讓私校生花更多時間打工,吳思華和江宜樺表示,英美兩個配套機制是豐沛的獎學金和學生低利貸款,避免大學和學生雙輸;單是喊「教育不能商品化,人家德國都免費」,或是另一端回嗆「哈佛、耶魯高學費創造優質教學」,都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