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 Study楓禾留遊學

大學法修訂聽誰的?四大私校協會籲暫緩並舉辦公聽會

2022-05-25

2022/05/25 16:06 Campus 王雅芬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議大學法相關修正案,擬將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人數比例從現行1/10提高到1/5,預計近期送院會進行三讀。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教育事業協會及私立學校文教協會等4大協會24日公開表示就遴選校長部分,私立學校依私立學校法之鼓勵私人興學本旨,既以董事會之挹注而興學,並涉及由董事會負責之資產項目等權利義務關係,故即應以董事會之意見為主而令其承擔完全之盈虧責任,始符合立法本旨;此外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例過高恐生爭議,呼籲立法院暫停修法,並舉辦公聽會,聽聽大家的意見並與各大學廣泛討論,再啟動後續修法。
 
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表示:「教育部有徵詢過協進會意見。但立法委員則未有機會溝通,也未召開過公聽會。其實這麼重要的修法,應該多聽聽大學的意見。這次修法是立法委員提出,教育部並未要修法!因此,呼籲立法委員應該多聽聽大學的聲音,以落實多元、民主的精神。」;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表示:「教育部認真召集公私立大學四個協進會認真的開了兩次會,逐條討論,怎麼做才合理,都相當有共識…結果似乎沒有機會充分溝通就要定案了?」此外多位大學校長對未徵詢大學意見,擅自替大學決定行為表達不認同。
 
大學法修訂聽誰的?私校協會認同學生有其參與校務的權利,但基於教育應多元化,治理方式不宜齊一規定;且學生於校務會議代表的比例過高時易有爭議,反而對於學校之利益形成重大之不利。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呼籲大學法修法對台灣未來的教育很重要,宜多徵詢大家的意見並與各大學廣泛討論再啟動。
 
四大私校協會團體針對修法的相關建議詳細說明如下:
 
1.遴選校長部分:
按私立學校法第41條第1項謂「私立學校置校長一人,由學校法人遴選符合法律規定之資格者,依各該法律規定聘任之。」同條第3項乃指「校長依法令及學校章則綜理校務,執行學校法人董事會之決議,受其監督、考核,並於職務範圍內,對外代表學校。」其立法目的可見私立大學校長乃是對董事會負責,因此其遴選應屬董事會之權責,以反映董事會承擔於初始捐助章程中載明之辦學目的。
私立學校依私立學校法之鼓勵私人興學本旨,既以董事會之挹注而興學,並涉及由董事會負責之資產項目等權利義務關係(私立學校法第67條參照),故即應以董事會之意見為主而令其承擔完全之盈虧責任,始符合立法本旨。
相對於此,校務會議之代表無法令其負擔法人之盈虧責任,其決議應屬於重要之參考建議之性質,以免因校務會議代表本身之潛在利益衝突,而致扼傷興學目的之達成,徒增困擾並減損公共利益。則如於大學法修正相關規範明顯未有顧及私立學校法之立法精神與本質,使得規範間難以具有一貫性,造成配套紊亂,何況實務上許多私立大學校院之董事會於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時,早已納入學校教師或職員代表。退萬步言,即便要經校務會議,其程序亦應屬董事會遴選人選之建議性質,供董事會圈選校長時之重要參考為妥。
 
2.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例部分:
實務上學生代表如經選舉後出席校務會議擔任代表,且比例過高時,恐生如下爭議:
(1)代表性不足:各校學生代表之產生,經常發生投票率不足甚至過低的情形,倘若過份地將其於校務會議放大代表比例,乃是對於民主原則內涵之扭曲。
(2)實務上因選舉不出學生代表或遲延選出學生代表之情況並不鮮見,如此將導致校務會議延宕,反而對於學校之利益形成重大之不利。
(3)多次選舉學生代表造成之資源浪費,徒增困擾。
(4)學生代表於參與校務會議時當可收資訊透明之效果,然基於學生具相對短期流動之特性,而相關之會議決議包括預算與延續政策等,將持續對學校發生影響,如比例過於放大,其權責顯有不符,而將超過比例地排擠其餘教、職、員、工權利與學校辦學目的之永續發展。
 
3.就比較法制言,進步民主國家以及老牌世界名校如英國牛津大學校務會議共25名成員而不包含學生代表,學生代表為與會觀察員(observer),僅有發言權而不具投票權,乃研協主席、大學部會長、普選之代表各一人;劍橋大學為25名成員,僅有3名學生代表而未達八分之一比例,且學生代表只能參與非保留事項(unreservedbusiness)之討論而不得參與事涉隱私或會議主席認為應保留之事項之討論。事實上,英國沒有類似我國之大學法,將大學組織作齊頭式的詳細規定,各校均具高度自治權,按自己的辦學理念與歷史文化來建構自己的治理架構。也因此,牛津與劍橋兩校的大學治理架構並不相同,也很難互相比較,無論會議種類、參與人員、方式與權限也都各有特色,各大學間無齊一式之規定。
至於美國加州大學系統、史丹佛大學等則根本沒有所謂的校務會議,而是依議案本質有學生代表參加各委員會,這個情況在台灣各大學本即現狀,然並不貶損其民主性質與學校之發展。
 
文章出處:https://www.chinatimes.com/campus/20220525003950-262301?chdtv